2012年7月28日 星期六

莫札特

沃夫岡·阿瑪迪斯·莫札特德語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於薩爾茲堡,逝世於維也納,是歐洲最偉大的古典主義音樂作曲家之一。
35歲便英年早逝的莫札特,留下的重要作品總括當時所有的音樂類型。根據當代的考證顯示,在鋼琴小提琴相關的創作,他無疑是一個天份極高的藝術家,譜出的協奏曲交響曲奏鳴曲小夜曲嬉遊曲等等成為後來古典音樂的主要形式,他同時也是歌劇方面的專家,他的成就至今不朽於時代的變遷。

童年(1756年—1772年)

莫札特於1756年出生於薩爾斯堡,在當時這是薩爾斯堡總教區Archbishopric of Salzburg)的首府,屬於神聖羅馬帝國。父親列奧波爾德·莫札特(1719年—1787年)是薩爾斯堡大主教教廷交響樂隊的演奏員和作曲家,母親為安娜·瑪麗亞·波特爾(Anna Maria Pertl)(1720年—1778年)。身為家中第七個小孩,在他姊姊瑪利亞·安娜(Maria Anna,暱稱南妮兒(Nannerl))1751年出生之前,以及之後至他出生之間的這段時間,分別有三位及兩位不幸夭於年幼。

出生受洗時, 他被命名為「Joannes Chrysostomus Wolfgangus Theophilus」(約翰尼斯·克魯索斯多穆斯·沃爾夫岡格斯·泰奧菲盧斯)。「Theophilus」意為「天主之愛」,這個名字相當於德語的 「Gottlieb」、義大利文「Amedeo」以及拉丁文「Amadeus」,但生前卻從未有人以此名號稱呼他。現在,我們所認識莫札特的名字Wolfgang Amadeus Mozart 為莫札特在正式場合用的名字。
莫札特三歲便展現出他音樂奇特才能,他不僅具備絕對音準更有超出常人的記憶力,五歲時更請求父親教授大鍵琴,隨後亦獵及小提琴、管風琴樂曲創作,至此他的能力宛若平地一聲雷響徹雲霄,在學會閱讀、書寫或計算甚至能懂得樂譜視讀、巧弄。六歲,時值1762年,已譜出三首小步舞曲(KV.2、4、5)和一曲快板(KV.3)。

樂行歐洲

1762年至1773年間,莫札特隨父母經常在歐洲做演出旅行。在倫敦他見到英國巴赫,在後來的創作中深受英國巴赫的影響。
1766年,他開始受聘於到架構交響曲的技巧。
1767年,年方十一,他寫出第一部歌劇《阿波羅與希亞欽杜斯》(Apollo et Hyacinthus,K.38)並由薩爾斯堡大學附屬高級中學的學生們演出這齣拉丁喜劇。返回奧地利後,他定期往返維也納,且於1768年夏天寫出另外兩部歌劇,名為《牧羊人與牧羊女》(Bastien et Bastienne, K.50)與善意的謊言La finta semplice),當時莫札特年僅十二歲。隔年便受大主教提名為樂團首席。
他父親為了使他能夠與鄰近義大利(當時仍為分裂的封侯國)有所接觸,特地申請留職停薪的假期。從1769年至1773年,莫札特便規律地遠赴他鄉,並在當地研習歌劇,寫出《Mitridate re di Ponto》、《Ascanio in Alba》和《Lucio Silla》三部歌劇。在教宗國波隆納他跟馬蒂尼學習對位法,馬蒂尼也是一位對莫札特產生很大影響的作曲家。莫札特破例成為波隆納愛樂學院(Accademia Filarmonica de Bologne)的會員,該組織大致上只接受二十歲以上的成人加入。教宗克勉十四世甚至冊封他為金馬刺騎士(Cavaliere del lo speron d'oro)。
1771年12月16日和藹可親的大主教施拉頓巴赫辭世,隨後由親王柯羅雷多Colloredo繼任該職位並成為莫札特的新僱主。
莫札特在家鄉的生活並不幸運,新的僱主柯羅雷多並不樂見他出遊,並要求他的作品必須為了宗教儀式而寫。十七歲,他心有不甘地接受這個限制,使得接下來的三年他與親王大主教之間的關係持續惡化。所幸那段時間他在維也納結識了海頓,並且和海頓通信,建立了彼此惺惺相惜的友誼。
海頓對列奧波爾德·莫札特說道:
「在上帝面前、還有作為一個誠實的人,我告訴你,你的兒子是我個人或我的聲望所知道最偉大的作曲家,他很有品味以及最偉大的譜曲學問。」
莫札特對海頓的描述:
「只有他具備了能使我歡笑並且深入我心靈的秘密。」
1776年莫札特二十歲,並決定離開薩爾斯堡,然而親王大主教拒絕讓他離開父親並要解除他樂團首席的身分。經過一年的準備,他和母親先到了巴伐利亞公國慕尼黑,但並未找到工作,又經奧格斯堡帝國自由市輾轉到了普法爾茨伯國曼海姆建立為數不少音樂界的友誼。不過他尋求工作的腳步依然無所進展。同樣在曼海姆,他瘋狂地愛上了女高音歌手阿羅伊齊亞·韋伯爾Aloysia Weber),這引發了他父親的怒火,他要求他不要忘記了自己的事業。負債纍纍後,莫札特明白了他必須重新尋找工作,並於1778年8月前往巴黎。
他希望能夠從梅勒西奧·格林處得到支援(他曾負責他七歲時的巡迴演出),未果。在巴黎他寫作了《第31交響曲(巴黎)》。但是他沒有找到工作,在危機中的法國他甚至難以找到人為他的作品付錢。他母親在這段期間不幸病倒,並於7月3日離開人世。莫札特只好返回故鄉。途中經過韋伯爾一家生活的慕尼黑,但阿羅伊齊亞愛上了別一位歌劇導演,沮喪的莫札特在1779年1月29日回到了薩爾斯堡。他的父親已說服親王大主教重新聘用他。

波隆納的莫札特由一位無名畫家成畫於1777年薩爾斯堡,是波隆納的馬蒂尼神父為他的作曲家肖像畫廊而訂購的。這幅肖像現存於波隆納市音樂博物館。 關於這幅肖像,列奧波爾德·莫札特在1777年12月22日一封致馬蒂尼神父的信中寫道:「這件作品藝術創作的價值不怎麼吸引人,但以相似度的觀點來說我 向你保證,它很完美。」
1780年11月,他從慕尼黑收到一份歌劇的請求,這個創作名為《依多美尼歐,克里特之王》,在1781年1月29日首演時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回到薩爾斯堡,便意味著莫札特必須順從維也納的僱主,在那兒,親王大主教解僱莫札特之前甚至還經常公開地以「飯桶、智障」揶揄他。莫札特後來便以獨立作曲家的身分進駐奧地利首都,並接受韋伯爾女士的補助款。

獨立

少了他父親和僱主的牽制管束,莫札特終於能夠更自由地作曲。1782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約瑟夫二世(兼奧地利大公)要求他完成一部歌劇。這便是後來的《後宮誘逃》(德語:Die Entführung aus dem Serail),使維也納作曲家兼公眾音樂會指揮克里斯托夫·維利巴爾德·馮·格魯克非常感動,並對莫札特讚譽有加。
莫札特認識了Franz Fridolin Weber及其夫人Cäcilia Cordula的小女兒,康絲坦茲(Constanze),未等到父親書面同意,便決定與她共結連理。婚禮於1782年8月4日Saint-Étienne教堂舉行。
後來,由於受到von Svieten 男爵的影響,莫札特開始認識巴赫韓德爾的作品。莫札特受到巴赫對位法的強烈吸引,進而直接影響後來《c小調大彌撒》(KV.427)以及數首相關作品。同一年,他開始譜曲一系列的六首弦樂四重奏獻給海頓,並於1785年結束這一系列的創作。
1784年,莫札特加入共濟會,並迅速地晉升為會長(1785年4月)。他創作許多作品獻給共濟會弟兄,其中有《Maurerische Trauermusik》(共濟會葬禮音樂)(K.477)。
1786年,莫札特認識了劇本作者洛倫佐·達·彭特,維也納劇場的官方詩人。後者說服了皇帝批准創作一部基於博馬舍的《費加洛婚禮》(義大利文:Le Nozze Di Figaro)的歌詞。但後來皇帝認為該劇具顛覆性,禁止其上演。莫札特將達·彭特的歌詞配上音樂,《費加洛婚禮》於1786年5月1日在維也納展開首演,但該劇的成功並不能阻止其海報被迅速撤下。然後莫札特便前往了布拉格,在那裡這個「婚禮」又成功博得滿堂采。為了對這個城市致意,他寫下了《D大調第三十八號交響曲 K. 504》、《布拉格交響曲》。
他隨後收到布拉格劇院指揮的要求,希望他能夠為接下來的一季再寫一齣歌劇。莫札特再次請達·彭特填寫《唐·喬望尼》(Don Giovanni)的歌詞。1787年5月28日他父親列奧波爾德過世。這個噩耗嚴重打擊了莫札特,並接著影響他正在進行的歌劇的創作。首演於1787年10月28日布拉格的《唐·喬望尼》一炮而紅,但後來在維也納並沒有獲得同樣的成功。

困病交加而英年早逝

在生命最後幾年間,莫札特身體欠佳,儘管有不少酬金豐沛的成就,卻越加陷入拮据的窘境。他創作許多的奏鳴曲、協奏曲、交響曲、歌劇(例如《女人皆如此》(Così Fan Tutte,他最後的與Lorenzo da Ponte合作的作品)。1790年時值約瑟夫二世駕崩(他的繼位人利奧波德二世既不喜歡莫札特,也對共濟會不懷好感)當時他的好友交響樂之父海頓也去了倫敦,使得這段時間的莫札特意志格外消沉。
1791年一位共濟會弟兄兼維也納一個知名小劇院導演Emanuel Schikaneder託他寫一齣歌劇。他提供了一本關於這本歌劇的小冊子,而莫札特也為他譜出一折《魔笛》(德語:Die Zauberflöte),這部作品於9月30日一炮而紅,也是莫札特最後一齣歌劇。
7月,一位不知名人士要求他創作一首《安魂曲》,且必須匿名。今日我們知道是瓦爾塞根伯爵,人們猜想或許他想讓他的朋友們猜作者的名字,又或許想將著作權據為己有。因疾病和貧窮而衰弱的莫札特,還必須面對工作的重負,因為他在八月初收到一份關於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利奧波德二世的加冕創作歌劇的請求(狄托的仁慈K.621),而且必須於三週內寫完。三十五歲的莫札特於十二月辭世,留下未完成的《安魂曲》(Requiem K.626)(受其妻子康絲坦茲之託,後來這首曲子由他的學生完成,Franz Xavier Süssmayer而後又由Sigismund von Neukomm接手)。Neukomm的集成版只於1819年在里約熱內盧演奏,之後就被人們忘記了。第二次演奏於2006年3月10日在Liévin為紀念Courrières礦難而進行。
有個傳奇故事說莫札特在《安魂曲》裡見到了自己即將死去的先兆,這個傳說被用在福爾曼的電影《阿瑪迪斯》裡,這其中浪漫的想像多過於事實。
莫札特的遺體,根據利奧波德二世皇帝下達之有關葬禮的法令,最後在維也納郊區的聖馬克思墓園, 葬於莫札特家族與他朋友共有的靈位。與民間相傳不同的是,莫札特其實並未被草率地葬在公共墓園的靈位。那一塊共有的靈位則是事先購得,可容納十具遺體(成 人八位、小孩兩位)。同年12月14日布拉格舉辦了一場追思會,參加者成千上萬。Emanuel Schikaneder則在維也納籌畫了一場《安魂曲》的首演。

莫札特的死亡之謎

莫札特很有可能死於旋毛蟲病,這種病是吃了生的或沒有煮熟的含有旋毛蟲包囊的豬肉而引起的。旋毛蟲病的癥狀是四肢腫脹、發燒,並且全身發癢。在莫札特生活的年代裡,嚴重的旋毛蟲病可以致命。而生前莫札特也抱怨說身上很癢。赫希曼是根據1791年10月7日莫札特寫給妻子的一封信推斷莫札特的死因的。莫札特在信中寫道:「你猜我聞到了什麼味道?豬排味!多麼好聞的味道啊,我要去吃,並祝你身體健康!」寫完這封信45天後,莫札特就撒手人寰。旋毛蟲病的潛伏期一般是50天,這與莫札特的死亡時間相吻合。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E%AB%E6%9C%AD%E7%89%B9

作品

1762年(6歲)
  1. G大調小步舞曲和三重奏(作品第1號,即K.1)
  2. F大調小步舞曲(K.2)
  3. 降B大調快板(K.3)
  4. F大調小步舞曲(K.4)
  5. F大調小步舞曲(K.5)(以上作品均作於薩爾茨堡
1763年(7歲)
  1. C大調快板鋼琴獨奏)(K.9A)(作於薩爾茨堡)
  2. 降B大調行板(鋼琴獨奏)(K.9B)
1764年(8歲)
  1. 四十二首鋼琴獨奏曲(K.109B.)
  2. C大調小提琴奏鳴曲(K.6)(作於巴黎
  3. D大調小提琴奏鳴曲(K.7)(作於巴黎)
  4. 降B大調小提琴奏鳴曲(K.8)(作於巴黎)
  5. G大調小提琴奏鳴曲(K.9)(作於巴黎)
  6. 降B大調小提琴奏鳴曲(K.10)(作於倫敦
  7. G大調小提琴奏鳴曲(K.11)(作於倫敦)
  8. A大調小提琴奏鳴曲(K.12)(倫敦)
  9. F大調小提琴奏鳴曲(K.13)(倫敦)
  10. C大調小提琴奏鳴曲(K.14)(倫敦)
  11. 降B大調小提琴奏鳴曲(K.15)(倫敦)
  12. 降E大調第一交響曲(K.16)(倫敦)
  13. D大調第一交響曲(K.19)(倫敦)
1765年(9歲)
  1. 梅塔斯塔西奧男高音(K.21)(倫敦)
  2. 梅塔斯塔西奧,女高音弦樂(K.23)(海牙
  3. 「上帝是我們的避難所」合唱)(K.20)(倫敦)
  4. 降B大調第五交響曲(K.22)(海牙)
  5. C大調鋼琴奏鳴曲(四手聯彈),未完成(K.19D)(倫敦)
  6. (K.107)
1766年(10歲)
  1. 「第一位使者的罪責」(K.35)
  2. F大調Kyrie,四個聲部弦樂(K.33)(巴黎)
  3. 一首宗教聖歌,四個聲部、樂隊和管風琴(K.34)
  4. Galimathiasmusicum(K.32)
  5. 降E大調小提琴奏鳴曲(K.26)
  6. G大調小提琴奏鳴曲(K.27)
  7. C大調小提琴奏鳴曲(K.28)
  8. D大調小提琴奏鳴曲(K.29)
  9. F大調小提琴奏鳴曲(K.30)
  10. 降B大調小提琴奏鳴曲(K.31)
  11. 八首鋼琴變奏曲(K.24)
  12. 七首鋼琴變奏曲(K.25)

1767年-1771年

1767年(11歲)
1、拉丁文喜劇(K.38)(薩爾茨堡)
2、致歡樂(歌曲)(K.53)(Olmuetz)
3、葬禮音樂(K.42)(薩爾茨堡)
4、F大調第六交響曲(K.43)(Olmuezt)
5、F大調第四十三交響曲(K.76)(維也納?)
6、F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K.37)(薩爾茨堡)
7、降B大調第二鋼琴協奏曲(K.39(薩爾茨堡)
8、D大調第三鋼琴協奏曲(K.40)(薩爾茨堡)
9、G大調鋼琴協奏曲(K.41)(薩爾茨堡)
10、降E大調管風琴和弦樂奏鳴曲(K.67)(薩爾茨堡)
11、降B大調管風琴和弦樂奏鳴曲(K.68)(薩爾茨堡)
12、D大調管風琴和弦樂奏鳴曲(K.69)(薩爾茨堡)
1768年(12歲)
1、德國小歌劇《巴示亭和巴士亭納》(K.50)(維也納)
2、諧歌劇Lafintasemplice(K.51)(維也納)
3、宗教音樂(K.47)(維也納)
4、G大調Missabrevis(K.49)(維也納)
5、「達夫納,你的玫瑰色面頰」(藝術歌曲)(K.52)(維也納)
6、D大調第七交響曲(K.45)(維也納)
7、D大調第八交響曲(K.48)(維也納)
8、G大調交響曲(K.221)
9、降B大調交響曲(K.214)
10、C大調小提琴協奏曲(K.46D)
11、F大調小提琴協奏曲(K.46E)
1769年(13歲)
1、D大調Missabrevis(K.65)
2、C大調Missa(K.66)
3、聖歌一首,四聲部、弦樂和管風琴(K.72)
4、C大調TeDeum(K.141)
5、詠嘆調,女高音(K.70)
6、梅塔斯塔西奧(K.71)
7、F大調第四十二交響曲(K.75)
8、六首小步舞曲(K.61H)
9、D大調遣興曲(K.62)
10、G大調遣興曲(K.63)
11、D大調小步舞曲(K.64)
12、七首小步舞曲(K.65A)
13、降B大調遣興曲(K.99)
14、D大調小夜曲(K.100)
15、十九首小步舞曲(K.103)
16、六首小步舞曲(K.104)
17、六首小步舞曲(K.105)
18、D大調小步舞曲(K.64)
19、七首小步舞曲(K.65A)
20、一首宗教音樂,C大調(K.141)
1770年(14歲)
1、MitrtidateRediPonto.嚴肅的歌劇(K.87)
2、交替聖歌《Cibaviteos.》(K.44)
3、Miserere,A小調(宗教音樂)(K.85)
4、交替聖歌(K.86)
5、慈悲經,G大調(K.89)
6、慈悲經,D小調(K.90)
7、詩篇詠唱(四個聲部)(K.93)
8、梅塔斯塔西奧,女高音詠嘆調(K.143)
9、詠嘆調(K.79)
10、梅塔斯塔西奧,女高音(K.82)
11、梅塔斯塔西奧,女高音(K.83)
12、梅塔斯塔西奧,女高音(K.88)
13、詠嘆調(女高音、弦樂和管風琴)(K.143)
14、G大調交響曲(K.74)
15、D大調交響曲(K.81)
16、D大調交響曲(K.84)
17、D大調交響曲(K.95)
18、D大調交響曲(K.97)
19、G大調交響曲(K.110)
20、小步舞曲,降E大調(K.122)
21、鄉村舞曲,降B大調(K.123)
22、G大調弦樂四重奏(K.80)
23、小步舞曲,D大調(K.94)
1771年(15歲)
1、塞雷納塔(K.111)
2、一首宗教音樂,G大調(K.108)
3、一首宗教音樂(K.109)
4、一首宗教音樂(K.115)]
5、一首宗教音樂(K.116)
6、G大調,Kyrie(K.221)
7、梅塔斯塔西奧(K.74B)
8、梅塔斯塔西奧,獨唱,合唱,樂隊(K.118)
9、G大調第四十六交響曲(K.96)
10、F大調第十三交響曲(K.112)
11、D大調第五十交響曲(K.120)
12、D大調第五十一交響曲(K.121)
13、降B大調交響曲(K.216)

1772年-1777年

1772年(16歲)
1、小夜曲(K.126)
2、序曲LucioSilla(K.135)
3、一首四聲部、交響樂隊和管風琴的宗教樂曲(K.125)
4、ReginaCoeli,降B大調(宗教樂曲)(K.127)
5、孤兒院彌撒曲,C小調,大調(K.139)
6、《我多麼不幸》(藝術歌曲)(K.147)
7、《哦,神聖同盟》(藝術歌曲)(K.148)
8、《秘密的愛情》(藝術歌曲)(K.150)
9、G大調交響曲(K.124)
10、C大調交響曲(K.128)
11、G大調交響曲(K.129)
12、F大調交響曲(K.130)
13、降E大調交響曲(K.132)
14、D大調交響曲(K.133)
15、A大調交響曲(K.134)
16、D大調交響曲(K.161)
17、C大調交響曲(K.162)
18、D大調交響曲(K.163)
19、諧謔曲,D大調(K.131)
20、諧謔曲,D大調(K.136)
21、諧謔曲,降B大調(K.137)
22、諧謔曲,F大調(K.138)
23、六首小步舞曲(K.164)
24、管風琴與弦樂奏鳴曲,D大調(K.144)
25、管風琴與弦樂奏鳴曲,F大調(K.145)
26、弦樂四重奏,D大調(K.155)
27、弦樂四重奏,G大調(K.156)
28、弦樂四重奏,C大調(K.157)
29、弦樂四重奏F大調(K.158)
30、弦樂四重奏,降B大調(K.159)
31、弦樂四重奏,降E大調(K.160)
32、D大調鋼琴奏鳴曲(四手聯彈)(K.381)
1773年(17歲)
1、經文歌 Exultate, Jubilate (K.165)
2、C大調彌撒(K.167)
3、Offertory(K.167)
4、C大調,Osanna(K.223)
5、D大調第二十三交響曲(K.181)
6、降B大調第二十四交響曲(K.182)
7、G小調第二十五交響曲(K.183)
8、降E大調第二十六交響曲(K.184)
9、降E大調嬉遊曲(K.166)
10、16首小步舞曲(K.176)
11、D大調小夜曲(K.185)
12、降B大調嬉遊曲(K.186)
13、C大調嬉遊曲(K.187)
14、D大調進行曲(K.189)
15、D大調鋼琴協奏曲(K.175)
16、C大調小提琴協奏曲(K.190)
17、降B大調弦樂五重奏(K.174)
18、F大調弦樂四重奏(K.168)
19、A大調弦樂四重奏(K.169)
20、C大調弦樂四重奏(K.170)
21、降E大調弦樂四重奏(K.171)
22、降B大調弦樂四重奏(K.172)
23、d小調弦樂四重奏(K.173)
24、十二首鋼琴變奏曲(K.179)
25、六首鋼琴變奏曲(K.180)
1774年(18歲)
1、諧歌劇(K.196)
2、F大調Missabrevis(K.192)
3、D大調Missabrevis(K.194)
4、G大調第二十七交響曲(K.199)
5、C大調第二十八交響曲(K.200)
6、A大調第二十九交響曲(K.201)
7、D大調第二十三交響曲(K.202)
8、D大調小夜曲(K.203)
9、降B大調大管協奏曲(K.191)
10、C大調鋼琴奏鳴曲(K.279)
11、F大調鋼琴奏鳴曲(K.280)
12、降B大調鋼琴奏鳴曲(K.281)
13、降E大調鋼琴奏鳴曲(K.282)
14、G大調鋼琴奏鳴曲(K.283)
15、降B大調鋼琴奏鳴曲,四手聯彈(K.358)
16、D大調進行曲(K.237)
1775年(19歲)
1、梅塔斯塔西奧(K.208)
2、Missabrevia,C大調(K.220)
3、MisericordiasDomini(K.222)
4、D大調小夜曲(K.240)
5、Divertimento,F大調(K.213)
6、C大調進行曲(K.214)
7、D大調進行曲(K.215)
8、降B大調小提琴協奏曲(K.207)]
9、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K.211)
10、G大調小提琴協奏曲(K.216)
11、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K.218)
12、A大調小提琴協奏曲(K.219)
13、降B大調管風琴和大提琴奏鳴曲(K.212)
14、降B大調巴松管和大提琴奏鳴曲(K.292)
1776年(20歲)
1、降E大調,四聲部宗教音樂(K.243)
2、C大調彌撒,四聲部,樂隊和管風琴(K.257)
3、C大調短小的彌撒(K.258)
4、C大調短小的彌撒(K259)
5、兩重合唱,弦樂和管風琴(K.257)
6、C大調彌撒(K.262)
7、詠嘆調(K.255)
8、詠嘆調(K.256)
9、D大調小夜曲(K.239)
10、降B大調諧謔曲(K.240)
11、F大調諧謔曲(K.247)
12、F大調進行曲(K.248)
13、D大調進行曲(K.249)
14、D大調哈夫納小夜曲(K.250)
15、D大調諧謔曲(K.251)
16、降E大調諧謔曲(K.252)
17、F大調諧謔曲(K.253)
18、四首鄉村舞曲(K.267)
19、降B大調第六鋼琴協奏曲(K.238)
20、F大調第七十鋼琴協奏曲(K.242)
21、C大調第八鋼琴協奏曲(K.246)
22、小提琴協奏曲,快板(K.246)
23、降B大調迴旋曲(K.269)
24、C大調管風琴、小提琴奏鳴曲(K.263)
25、F大調管風琴與弦樂奏鳴曲(K.224)
26、A大調管風琴與弦樂奏鳴曲(K.225)
27、G大調管風琴與弦樂奏鳴曲(K.241)
28、F大調管風琴與弦樂奏鳴曲(K.244)
29、D大調管風琴與弦樂奏鳴曲(K.274)
30、降B大調弦樂三重奏(K.266)
31、降B大調鋼琴三重奏(K.254)
1777年(21歲)
1、降B大調短小彌撒,四聲部,弦樂和管風琴(K.275)
2、GradualeadfestumB.M.V.,F大調(K.273)
3、詠嘆調(K.272)
4、降B大調諧謔曲(K.270)
5、D大調,Notturno(K.286)
6、降B大調諧謔曲(K.270)
7、F大調諧謔曲(K.288)
8、降E大調諧謔曲(K.289)
9、降E大調第九鋼琴協奏曲(K.271)
10、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K.271A)
11、C大調管風琴奏鳴曲(K.271)
12、G大調管風琴奏鳴曲(K.278)
13、D大調長笛和弦樂四重奏(K.285)
14、C大調鋼琴奏鳴曲(K.309)

1778年-1781年

1778年(22歲)
1、降E大調詠嘆調,四聲部,管風琴與樂隊(K.322)
2、詠嘆調(K.294)
3、詠嘆調(K.295)
4、詠嘆調(K.316)
5、小詠嘆調(K.307)
6、小詠嘆調(K.308)
7、D大調第三十一(巴黎)交響曲(K.297)
8、降B大調加沃特舞曲(K.300)
9、C大調長笛與豎琴協奏曲(K.299)
10、G大調長笛協奏曲(K.313)
11、D大調長笛協奏曲(K.314)
12、C大調長笛協奏曲(K.315)
13、降E大調交響協奏曲(K.?)
14、A大調長笛和弦樂四重奏(K.298)
15、C大調長笛和弦樂四重奏(K.271)
16、C大調小提琴奏鳴曲(K.296)
17、G大調小提琴奏鳴曲(K.301)
18、降E大調小提琴奏鳴曲(K.302)
19、C大調小提琴奏鳴曲(K.303)
20、E小調小提琴奏鳴曲(K.304)
21、A大調小提琴奏鳴曲(K.305)
22、D大調小提琴奏鳴曲(K.306)
23、九首變奏曲(鋼琴)(K.164)
24、十二首變奏曲(鋼琴)(K.265)
25、A小調鋼琴奏鳴曲(K.310)
26、D大調鋼琴奏鳴曲(K.311)
27、C大調鋼琴奏鳴曲(K.330)
28、A大調鋼琴奏鳴曲(K.331)
29、F大調鋼琴奏鳴曲(K.332)
30、降B大調鋼琴奏鳴曲(K.333)
31、八首鋼變奏曲(K.352)
32、十二首鋼琴變奏曲(K.353)
33、C大調小幻想曲(K.3950
1779年(23歲)
1、C大調《雷吉娜.柯立》四聲部,管風琴與樂隊(K.276)
2、C大調彌撒(K.317)
3、C大調《多米尼加的晚課經》(K.321)
4、C大調慈悲經(K.323)
5、G大調交響曲(K.318)
6、降B大調交響曲(K.319)
7、D大調小夜曲(K.320)
8、D大調諧謔曲(K.334)
9、降E大調兩架鋼琴協奏曲(K.365)
10、降E大調交響協奏曲(K.364)
11、C大調管風琴奏鳴曲(K.329)
12、C大調管風琴奏鳴曲(K.328)
13、降B大調小提琴奏鳴曲(K.378)
14、八首小步舞曲和三重奏(K.315A)
15、兩首進行曲(K.335)
1780年(24歲)
1、埃及國王塔莫斯(K.345)
2、C大調莊嚴彌撒(K.337)
3、C大調慈悲經(K.340)
4、四聲部晚課經(K.339)
5、兩首德國宗教歌曲(K.343)
6、心滿意足(歌曲)(K.349)
7、來吧,親愛的吉特(K.351)
8、C大調第三十四交響曲(K.338)
9、降B大調小夜曲(K.361)
10、進行曲(K.362)
11、三首小步舞曲(K.363)
12、降E大調小提琴協奏曲(K.268)
13、C大調管風琴與弦樂奏鳴曲(K.336)
14、六首變奏曲(K.360)
1781年(25歲)
1、伊多美奧,瑞.蒂.克勒達(K.366)
2、D小調慈悲經(K.341)
3、詠嘆調(K.368)
4、詠嘆調(K.369)
5、詠嘆調(K.374)
6、芭蕾(K.367)
7、降E大調小夜曲(K.375)
8、C大調小提琴迴旋曲(K.373)
9、F大調大管和弦樂四重奏(K.370)
10、G大調、小調小提琴奏鳴曲(K379)
11、降E大調小提琴奏鳴曲(K.380)
12、G小調鋼琴奏鳴曲(K.448)

1782年-1791年

1782年(26歲)
1、後宮誘逃(歌劇)(K.384)
2、C小調彌撒(K.427)
3、善良的恩人,請接受我的謝意(K.383)
4、致希望(K.390)
5、致孤獨(K.391)
6、該感謝格蘭茨(K.392)
7、卡農(K.229)
8、卡農(K.230)
9、卡農(K.231)
10、卡農(K.233)
11、吃,喝(卡農)(K.234)
12、卡農(K.347)
13、卡農(K.348)
14、兩重唱(K.389)
15、歌曲(K.393)
16、D大調第35哈夫納交響曲(K.385)
17、C小調小夜曲(K.388)
18、三首進行曲(K.408)
19、D大調協奏迴旋曲(K.382)
20、A大調協奏迴旋曲(K.386)
21、F大調(K.413)
22、A大調(K.414)
23、C大調(K.415)
24、D大調圓號協奏曲(K.412)
25、G大調弦樂四重奏海頓1號(K.387)
26、五首賦格(K.405)
27、巴赫賦格序曲(K.405)
28、F大調卡農快板(K.410)
29、F大調快板(二隻單簧管和三隻低音圓號)(K.411)
30、A大調、小調小提琴奏鳴曲,由Stadler完成
31、C大調小提琴奏鳴曲(K.403),未完成
32、C大調小提琴奏鳴曲(K.404),未完成
33、C大調幻想曲和賦格(K.394)
34、C小調幻想曲(K.396)
35、D小調幻想曲(K.397)
36、序曲(按亨德爾的風格),未完成,(K.399)
37、降B大調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K.400)
1783(27歲)
1、諧歌劇,未完成(K.422)
2、諧歌劇,未完成(K.430)
3、詠嘆調(K.416)
4、詠嘆調(K.418)
5、詠嘆調(K.419)
6、詠嘆調(K.420)
7、詠嘆調(K.431)
8、詠嘆調(K.432)
9、爺們總是找東西吃(K.433)
10、詠嘆調(K.435)
11、詠嘆調(K.486A)
12、低層次的滿足(K.151)
13、詠嘆調(K.178)
14、獻給你,宇宙之魂(K.429)
15、三重唱(K.434)
16、三重唱(K.436)
17、三重唱(K.437)
18、三重唱(K.438)
19、三重唱(K.439)
20、詠嘆調(K.440)
21、三重唱(K.441)
22、C大調第36林茨(Linz)交響曲(K.425)
23、G大調第37交響曲(K.444),未完稿,最後由海頓的弟弟完成
24、為一啞劇作曲(K.446)
25、F大調大管協奏曲(K.293),只完成片斷
26、D小調弦樂四重奏(海頓弦樂四重奏第2號)(K.421)
27、降E大調弦樂四重奏(海頓弦樂四重奏第3號)(K.482)
28、D小調、大調鋼琴三重奏(K.442),由Stadler最後完成
29、降E大調五重奏(K.407)
30、六首變奏曲(K.398)
31、D大調賦格(K.443)
1784年(28歲)
1、六首鄉村舞曲(K.461)
2、五首小步舞曲(K.461)
3、兩首小步舞曲和兩首鄉村舞曲(K.463)
4、降E大調第十四鋼琴協奏曲(K.449)
5、降B大調第十五鋼琴協奏曲(K.450)
6、D大調第十六鋼琴協奏曲(K.451)
7、G大調第十七鋼琴協奏曲(K.453)
8、降B大調第十八鋼琴協奏曲(K.456)
9、F大調第十九鋼琴協奏曲(K.459)
10、降B大調弦樂四重奏(海頓弦樂四重奏第4號)(K.458)
11、降E大調五重奏(K.452)
12、降B大調小提琴奏鳴曲(K.454)
13、C小調小葬禮進行曲(K.453A)
14、十首變奏曲(K.455)
15、C小調鋼琴奏鳴曲(K.457)
16、八首變奏曲(K.460)
1785(29歲)
1、小夥子漫遊(K.486)
2、魔術師(K.472)
3、心滿意足(K.473)
4、被欺騙的世界(K.474)
5、紫羅蘭(歌德詩)(K.476)
6、石匠之歡樂,康塔塔(K.471)
7、四重奏(K.479)
8、三重奏(K480)
9、歌曲(K.483)
10、合唱(K.484)
11、共濟會葬禮進行曲(K.477)
12、d小調第二十鋼琴協奏曲(K.466)
13、C大調第二十一鋼琴協奏曲(K467)
14、降E大調第二十二鋼琴協奏曲(K.482)
15、A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慢板(K.470)
16、A大調弦樂四重奏(海頓弦樂四重奏第5號)(K.464)
17、C大調弦樂四重奏(海頓弦樂四重奏第6號)(K.465)
18、G小調鋼琴四重奏(K.478)
19、降E大調小提琴奏鳴曲(K.481)
20、c小調鋼琴幻想曲
1786年(30歲)
1、費加羅的婚禮(歌劇)(K.492)
2、詠嘆調(K.490)
3、詠嘆調(K.505)
4、自由之歌(K.506)
5、卡農(K.507)
6、卡農(K.508)
7、八首卡農(K.508A)
8、兩重唱(K.489)
9、D大調第三十八(布拉格)(K.504)
10、A大調第二十三鋼琴協奏曲(K.488)
11、C小調第二十四鋼琴協奏曲(K.491)
12、C大調第二十五鋼琴協奏曲(K.503)
13、降E大調圓號協奏曲(K.495)
14、D大調弦樂四重奏(K.499)
15、降B大調鋼琴三重奏(K.502)
16、為兩隻圓號所作的十二首二重奏(K.487)
17、D大調鋼琴迴旋曲(K.485)
18、F大調鋼琴迴旋曲(K.494)
19、G大調鋼琴奏鳴曲(K.357)
20、F大調鋼琴奏鳴曲(K.497)
21、G大調鋼琴慢板和變奏曲(K.501)
1787年(31歲)
1、唐.璜(歌劇)(K.527)
2、詠嘆調(K.512)
3、詠嘆調(K.513)
4、詠嘆調(K.528)
5、老人(歌曲)(K.517)
6、歌曲(K.518)
7、離別之歌(K.519)
8、歌曲(K.520)
9、晚來思緒(K.523)
10、致克羅(K.524)
11、弗恩德利希的生日(K.529)
12、夢境(K.530)
13、小小的紡織女(K.530)
14、三重奏(K.532)
15、六首德國舞曲(K.509)
16、開個音樂玩笑(K.522)
17、第13號小夜曲(K.525)
18、c小調弦樂五重奏(K.406)
19、C大調弦樂五重奏(K.515)
20、g小調弦樂五重奏(K.516)
21、A大調小提琴奏鳴曲(K.526)
22、C大調鋼琴奏鳴曲(K.521)
1788年(32歲)
1、歌曲(K.538)
2、一首德國戰歌(K.539)
3、詠嘆調(K.541)
4、野遊(歌曲)(K.552)(維也納)
5、卡農(K.553)(維也納)
6、卡農(K.554)(維也納)
7、卡農(K.555)(維也納)
8、卡農(K.556)(維也納)
9、卡農(K.557)(維也納)
10、卡農(K.558)(維也納)
11、卡農(K.559)(維也納)
12、卡農(K.560A)(維也納)
13、卡農(K.560B)(維也納)
14、卡農(K.561)(維也納)
15、卡農(K.562)(維也納)
16、小坎佐納(K.549)(維也納)
17、C大調第41(朱比特)交響曲(K.551)(維也納)
18、鄉村舞曲(暴風雨)(K.551)
19、鄉村舞曲(K.535)(維也納)
20、三首鄉村舞曲(K.535A)(維也納)
21、六首德國舞曲(K.536)(維也納)
22、D大調小進行曲(K.544)
23、兩首鄉村舞曲(K.565)
24、六首德國舞曲(K.567)
25、十二首小步舞曲(K.568)
26、D大調第二十六(加冕)鋼琴協奏曲(K.537)
27、c小調弦樂快板和賦格(K.546)
28、E大調鋼琴三重奏(K.542)
29、C大調鋼琴三重奏(K.548)
30、G大調鋼琴三重奏(K.546)
31、F大調小提琴奏鳴曲(K.547)
32、快板和慢板(鋼琴)(K.533)
33、B小調快板(K.540)
34、C大調鋼琴奏鳴曲(K.545)
1789年(33歲)
1、來自本身衝動(K.569)
2、女高音歌曲(K.577)
3、女高音歌曲(K.579)
4、女高音歌曲(K.580)
5、女高音歌曲(K.582)
6、女高音歌曲(K.583)
7、《女人心》插曲(K.584)
8、六首德國舞曲(K.571)
9、十二首小步舞曲(K.585)
10、十二首德國舞曲(K.586)
11、德國舞曲(K.587)
12、普魯士國王弦樂四重奏1號(K.575)
13、降B大調鋼琴奏鳴曲(K.570)
14、一首小步舞曲的九首變奏(K.573)
15、一首小的吉格,g小調(K.574)
16、D大調鋼琴奏鳴曲(K.567)
17、四重唱(K.附5)
1790年(34歲)
1、女人心(歌劇)(K.588)
2、親愛的女人(K.625)
3、D大調弦樂四重奏(K.593)
4、降B大調普魯士國王弦樂四重奏第2號(K.589)
5、F大調普魯士國王弦樂四重奏第3號(K.590)
6、D大調小步舞曲(K.355)
7、F小調管風琴曲(K.594)

1791年(35歲)
  1. 魔笛,德國歌劇(K.620)(維也納)
  2. LaclemenzadiTito,歌劇詠嘆調(K.621)
  3. 安魂曲,d小調(K.626)(維也納)
  4. 歌曲《Perquestabellamano》(K.612)(維也納)
  5. 《Iotilasco》(K.621)(維也納-布拉格)
  6. 獨唱《慕春》(來吧,可愛的五月)(K.596)(維也納)
  7. 兒童遊戲(K.598)(維也納)
  8. 一首德國小康塔塔(K.619)(維也納)
  9. 最後的合唱(K.615)(維也納)
  10. 男聲合唱(K.623)(維也納)
  11. 六首小步舞曲(K.599)(維也納)
  12. 六首德國舞曲(K.600)(維也納)
  13. 四首小步舞曲(K.601)(維也納)
  14. 四首德國舞曲(K.602)(維也納)
  15. 兩首鄉村舞曲(K.603)(維也納)
  16. 兩首小步舞曲(K.604)(維也納)
  17. 三首德國舞曲(K.605)(維也納)
  18. 六首德國舞曲(K.606)(維也納)
  19. 降E大調鄉村舞曲(K.607)(維也納)
  20. 五首鄉村舞曲(K.609)(維也納)
  21. G大調鄉村舞曲(K.610)(維也納)
  22. C大調德國舞曲(K.611)(維也納)
  23. 降B大調第二十七鋼琴協奏曲(K.595),即他最後一部鋼琴協奏曲(維也納)
  24. 為他的全部鋼琴協奏曲寫華彩段(從1773開始,至1791年完成)(K.624)(維也納)
  25. A大調單簧管協奏曲(K.622)(維也納)
  26. 降E大調弦樂四重奏(K.614)(維也納)
  27. 為玻璃琴、長笛、雙簧管、中提琴和大提琴寫的《柔板與迴旋曲》(K.617)(維也納)
  28. f小調幻想曲(鋼琴四手聯彈)(K.608)(維也納)
  29. f小調管風琴幻想曲(K.608)
  30. F大調管風琴行板(K.616)(維也納)
  31. 早春(藝術歌曲)(K.597)(維也納)

    交響曲

  32. G小調第二十五交響曲1773年
  33. A大調第二十九交響曲1774年
  34. D大調第三十一交響曲「巴黎」1778年
  35. D大調第三十五交響曲1780年
  36. C大調第三十六交響曲1783年
  37. D大調第三十八交響曲「布拉格」1786年
  38. 降E大調第三十九交響曲1788年
  39. 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1788年
  40. C大調第四十一交響曲1788年

鋼琴協奏曲

小提琴協奏曲

其他協奏曲

鋼琴奏鳴曲

小夜曲

弦樂四重奏

彌撒曲

歌劇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E%AB%E6%9C%AD%E7%89%B9

愛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

愛因斯坦德語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20世紀猶太裔理論物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也是相對論的創立者。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被譽為是現代物理學之父及二十世紀最重要的科學家之一。

生平:

1879至1896年童年與青年時期

祖先與家庭

愛因斯坦生於德國烏爾姆一個經營電器作坊的小業主家庭,他有一位妹妹。父母都是猶太人,父親赫爾曼·愛因斯坦是一名不太成功的商人,母親波林·科克是一位鋼琴家

慕尼黑及中小學教育

愛因斯坦出生不久後,舉家便於1880年遷往慕尼黑,是年10月愛因斯坦的父親與叔叔在那裡開始從事燃氣同水管道安裝的工作。
愛因斯坦在其青少年時代並沒有展現很大的天賦。他直到三歲才開始說話,在學校,他是一個思維敏捷、聰明,有時甚至十分叛逆的學生。他的成績在優(sehr gut,1分)良(gut,2分)間徘徊,在語言方面不是十分出色,但在自然科學方面卻表現十分出眾。愛因斯坦常讀科普書籍,並總是設法獲得有關當下科研水準概況的書。特別是亞龍·貝恩斯坦(Aaron Bernstein)所著的《自然科學通俗讀本》(Naturwissenschaftlichen Volksbücher)對他興趣的形成及其今後道路產生了重大影響。[1]他五歲時對袖珍羅盤著迷,並開始受訓於私人學拉小提琴1888年,進入路易博德文理中學( Luitpold-Gymnasium,校址此後幾番變遷,1965年改名為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文理中學)。1894年,全家又遷至義大利米蘭。十五歲的愛因斯坦本當留在學校,考完德國大學資格入學考試(Abitur)才離開,但由於常遭老師訓斥以及常觸犯德意志第二帝國時期學校的紀律與秩序,愛因斯坦因此固執決定肄業,隨其父母同往米蘭。爲了逃避服軍役,十七歲的愛因斯坦決定放棄德國國籍。他遠離猶太宗教團體。

1896至1914年於瑞士

進入大學

愛因斯坦並未依照其父親的意願,攻讀電機工程學,而是依他家一好友的建議於1895年申請了瑞士蘇黎世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由於沒有德國大學資格入學考試成績,愛因斯坦需要當年夏天參加該校入學考試,不過愛因斯坦並未在考前抓緊複習,而是選擇去了北義大利遊玩,因此,十六歲的他——身為當時最小的參考者,沒有通過此次考試。他的自然科學考得很不錯,但法語沒考好。該校校長赫爾岑推薦他去瑞士的阿勞州立中學學習一年。在阿勞州立中學學習的這段時光中使愛因斯坦感到十分愉快,這所學校的的理念是「概念思考是建立在『直觀』之上的」,完全符合他的需求。1896年十月,愛因斯坦參考瑞士大學入學考試(Matura),10月3日的成績單上顯示他有五次科目皆取得最好的成績(瑞士,6分)。

1896年,愛因斯坦進入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師範系學習物理學,該校物理教授海因里希·弗里德里希·韋伯(Heinrich Friedrich Weber)很討厭愛因斯坦,曾對他說:「你很聰明,但有個缺點,你聽不進別人的話」,為此愛因斯坦的女友米列娃·馬利奇時常與韋伯教授衝突,指責這是對愛因斯坦的不公。1899年6月,愛因斯坦在實驗室的一場爆炸中手部嚴重燒傷。

畢業

1900年畢業,沒能如願留校擔任助教,只能靠當「家教」維持生活。1901年取得瑞士國籍。1902年在大學同學格羅斯曼(M. Grossman)的父親協助下,被伯爾尼瑞士專利局錄用為技術員,從事發明專利申請的技術鑒定工作。他利用業餘時間開展科學研究,於1905年在物理學三個不同領域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特別是狹義相對論的建立和光量子論的提出,成為了物理學理論的革命。翌年1月15日,憑藉論文《分子大小的新測定法》,取得蘇黎世大學的博士學位。

奇蹟年 

愛因斯坦在1905年發表了六篇劃時代的論文,分別為:《關於光的產生和轉化的一個試探性觀點》、《分子大小的新測定方法》、《基於熱分子運動論的靜止液體中懸浮粒子的運動研究》、《論動體的電動力學》、《物體的慣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關嗎?》、《布朗運動的一些檢視》。因此這一年被稱為「愛因斯坦奇蹟年」。100年後的2005年因此被定為「世界物理年」。

宇宙學

1915年愛因斯坦提出了廣義相對論。因為那時的物理學家有一種偏見,認為宇宙是靜態的、無始無終的,愛因斯坦在他的方程式中加入了一個宇宙學常數項使穩恆態的方程式成立。

2012年7月12日 星期四

〔全中文翻譯〕W.H. Auden - Funeral Blues


Funeral Blues
Stop all the clocks, cut off the telephone
Prevent the dog from barking with a juicy bone
Silence the pianos and with muffled drum
Bring out the coffin, let the mourners come.

Let airplanes circle moaning overhead
Scribbling on the sky the message He Is Dead
Put crepe bows round the white necks of the public doves
Let the traffic policemen wear black cotton gloves.

He was my North, my South, my East and West
My working week and my Sunday rest
My noon, my midnight, my talk, my song
I thought that love would last forever: I was wrong.

The stars are not wanted now; put out every one
Pack up the moon and dismantle the sun
Pour away the ocean and sweep up the wood
For nothing now can ever come to any good.



中文:
使時鐘不再運轉 將電話切斷
丟根美味的骨頭讓狗兒停止吠叫
讓鋼琴聲停止 讓鼓聲消失
抬出了棺材 讓哀悼者來

讓飛機在我頭頂盤旋發出嗚咽聲
並在空中潦草地寫下“他已死”的訊息
在鴿子白色的頸子綁上皺綢蝴蝶結
讓交通警察戴上黑色棉手套

他曾是我的東西南北
我的工作天和我的星期日休息天
我的正午 我的子夜 我的話題 我的歌曲
我曾以為愛情會是永遠 我錯了


星星現在已不被渴求 把每一顆都熄滅吧
打包了月亮並摘除了太陽
讓海水傾瀉而出並掃過整片森林
因為不再有東西能帶來任何益處了